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暴回顾  > 正文

列车时刻表及票价查询广东佛山地铁提前半小时收车背后:连续两年亏损预估降本千万

日期:2025-05-21 08:59:37点击:14

  为降本增效,佛山地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优化行车组织、开启节能模式等,但部分旅客出行服务可能受影响。

  4.专家认为,佛山地铁需在降本增效外,积极探索新的业务增长极,如站城一体化开发、多元业务模式等。

  5月8日起,佛山地铁集团运营下的所有线号线号线号线分钟收车。还有网友反馈:佛山地铁站厅开启了“昏暗模式”,部分下行手扶电梯一度“停运节能”,部分线路列车车厢内体感“闷热”。

  此举是基于“运力匹配需求”的公共交通管理原则,系列调整预估一年节省成本超千万,未来将据客流适时调整方案。专家认为,佛山地铁在降本增效外,还需积极探索新的业务增长极。

  上述线路的列车班次间隔也被拉长。以佛山2号线为例,平峰发车时间间隔由8分55秒变为9分55秒,晚间发车间隔由10分钟左右变为约12分钟一班。

  有地铁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当天(5月10日)10点后,2号线车厢的空调“已关闭”,目的是为了“降本增效”;下行扶梯确实停运过几天,不过已经恢复,现在开启省电模式运行。另一站台工作人员则称:其实是列车空调开了“节电模式”,2号线晚间功率会更小,制冷效果比较差,近期已有不少乘客反映这个问题。

  “比如,出行广州的佛山人必须晚上10点就从北京路出发赶地铁,这可能也会造成客流流失。”他说。

  成本为收入的近5倍,加上其他收益(一般为财政补贴)20.81亿元后,净利润-1.78亿元,归母净利润-2197万元。

  佛山地铁3号线年,佛山地铁集团运营情况也不容乐观。当年佛山地铁集团营业总收入5.53亿元,营业总成本24.19亿元,净利润-1.19亿元,归母净利润-2755万元。长期依靠巨额财政补贴、连续两年亏损过亿的另一面,是佛山轨道交通客流强度一直处于全国已开通地铁城市的中下游水平。

  上述《报告》显示,广佛线数据并入广州统计的情况下,佛山轨道交通的客运强度(平均每天每公里轨道线路运载的乘客人次,单位:万人)仅为0.27。这个数值不及全国平均值0.61的一半,远低于广州(1.35),深圳(1.45)的客流强度,也低于福州(0.60)、无锡(0.48)等与佛山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广佛线佛山段里程计入统计)、人口数相近的城市。全国来看,其客运强度在已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中处于中下游水平

  而这已是佛山地铁客运量近年“稳步增长”后的数值。佛山地铁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佛山地铁运营线%,但客流情况仍远低于原运能供给水平,2025年第一季度,佛山地铁列车平均满载率均不超过10%。

  针对“客流量不足”的问题,佛山地铁集团表示:正配合佛山高铁站建设加紧推进3号线南北段贯通运营,提升市民出行便利性,同时完善地铁与地面公交信息交互,推动“站城一体化”建设,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出行。

  具体到佛山,上述年报显示,2024年,佛山地铁轨道运营的成本就达到了22亿元,轨道运营收入(大部分为票务收入)为4.4亿元,占据总营收(5.86亿元)的75%。这表明:佛山地铁的营业收入,主要还是依靠轨道运营收入。曾小明认为:地铁提前收班对减少成本是有意义的,但地铁公司的企业经营行为与社会公共服务需要取得良好的平衡。

  “单靠票务收入很难覆盖地铁公司的运营成本。”胡刚告诉记者,即便是国内客流量靠前的地铁公司,也很难单凭卖票支撑其运营。

  以深圳地铁为例,2024年,深圳地铁全年客运量突破30亿人次,达30.97亿人次;12月31日单日客运量更是首次突破1100万人次,达1188.5万人次,客流强度2024年居全国首位。但即便如此,包含票务收入在内的运营收入,约59.65亿,远远无法覆盖深圳地铁的运营成本。

  这与地铁定价的公益性有关。地铁定价往往需要遵循公益性原则,价格相对低廉。在佛山,地铁按里程分段计价,起步2元;行驶距离越长,票价越高。全线号线元。而依据交通部数据,佛山地铁2024年客流量约1.8亿人次。如果单纯依赖票务收入覆盖佛山地铁营业成本,平均每人次票价要来到至少14元的水平。若从佛山地铁当前票务收入约4.4亿来算,需按当前票价涨价约6倍才能覆盖其26.89亿元的总成本

  “轨道交通的运营,从来都不单单靠卖票的收入。”胡刚介绍,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形成的土地增值效应,往往能给轨道交通企业带来巨大效益。房地产蓬勃发展时期,地方政府通过轨道建设撬动片区开发,借助土地出让收益进行运营补贴,但随着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这种依托土地财政的补贴机制正面临现实挑战。

  横向对比国内其他地铁集团,深圳地铁集团2024年年报显示,该集团营业收入达到211.89亿元,其中站城一体化开发贡献的营业收入接近79.17亿元,约占营业收入的37%,反哺了轨道运营。成都轨道交通集团2024年年报中,地铁运营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5%左右,场站综合开发收入几乎占总营收一半。

  对此,胡刚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借鉴其他城市经验,探索多元业务模式,寻求新形势下的业绩增长极,对佛山地铁来说是“有必要的”。

  “归根结底,地铁公司既有公共服务属性,也是企业化运营。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自己的生存。”他说。

版权声明‌:本站严格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不复制原创内容。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请于30日内联系,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网站邮箱;yuzhibolangzi@gmail.com 通知邮箱谢谢!

图文推荐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Baidu
map